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质量管理 >> 正文
试析公路路面碾压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小军 来源:中华论文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8-27 8:46:10

  1、 沥青度控制

  1.1提高抗车辙能力

  在材料、结构固定的条件下,路面压实度对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有显著影响。新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压实度代表值大于96%,某工地采用AC-20的结构层分别取94%、96%、98%、100%几种压实度进行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

  压实度不同情况下DS值

  注:DS—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是试件在规定温度及荷载条件下,测定试验轮往返行走所形成的车辙变形速率,以每产生1MM变形的行走次数表示。

  可见,此种AC-20混合料,若压实度小于98%,难于满足广东省交通厅粤交基函(2003)299号文《关于加强我省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管理的通知》中对动稳定度大于1200次/mm的要求。

  1.2 增强抗水损害的能力

  水是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水损害的主要原因,渗入沥青路面中的水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引起沥青膜和粗集料的分离,导致沥青路面松散,进而出现坑槽、翻浆等水损害,根据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路面空隙率在8~13%区间时出现水损害的可能性最大,空隙率大于13%,水很容易排走,空隙率小于8%,水不容易渗透到沥青面层中,广东属于夏炎热地区,常设计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范围为3~6%,如果目标配合比设计空隙率采用中值4.5%,那么对应于8%空隙率的压实标准应达到96.3%,所以只有重视压实,提高压实标准才能保证沥青路面现场空隙率不在8~13%的水损害危险区间。

  1.3 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

  压实度对沥青路面耐久性有重要影响,提高压实度会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1.3.1 可以降低空隙率,减轻沥青老化速率,空隙率高的沥青混合料与空气接触面大,沥青因老化逐渐发脆,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逐渐脆裂。

  1.3.2 可以提高沥青面层弯拉强度,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疲劳寿命。

  2、影响压实的因素

  2.1材料性能

  2.1.1集料性能

  为了达到理想的压实度,粗集料和细集料的一些性质是非常重要的,如颗粒形状、棱角、吸水率和表面构造。

  2.1.2沥青的性能

  沥青粘度影响沥青混合料劲度,并与混合料的可压实性有关,在给定的温度下,低粘度沥青比高粘度的沥青达到的密实度要高,了解压实温度下的沥青粘度的状态对压实度具有重要意义。

  2.1.3混合料的性能

  事实上,沥青混合料性能更大程度地影响沥青路面压实,这种影响甚至比单纯集料或沥青更明显。

  当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量较低时,易形成干涩、粗糙的混合料,这种混合料往往难于压实,当沥青用量太大时,则形成过度润滑混合料,使混和料在压路机作用下,形成不稳定而且开裂的混合料,如果集料在烘干时含水量未达到规范最小值的要求,这种湿的沥青混合料,在压实过程中呈现移动的倾向,结果很难进行压实施工。

  2.2 温度影响

  温度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也是非常显著的。通常高温沥青混合料比处于低温的同种混合料更易压实。一种较软的混合料一般必须在比硬混合料压实温度低的条件下压实。

  2.3 面层厚度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厚度,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压实面层的绝对厚度;二是混合料中骨料最大粒径有关的厚度;三是厚度均匀性。

  一般而言,面层越厚,混合料的冷却速度就越慢,在温度下降到停止碾压以前用于压实的有效时间就越长;面层越薄热损耗就越快,这就大大减小了压实的有效时间。

  当力求达到所需的压实度时,集料的最大粒径和面层的厚度之间的关系的均匀性关系到在面层中能够达到密度的均匀性。

  3、提高压实度的措施和方法

  3.1 注重沥青路面的压实工艺

  3.1.1压实程序

  压实流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道工序。初压的目的是整平和稳定混合料,同时为复压创造有利条件,是压实的基础,因此要注意压实的平整性;复压的目的是使混合料密度稳定、成型,混合料的密实程度取决于这道工序,因此必须合理地选择压路机类型和调整压路机的振频、振幅;终压的目的是消除轮迹,最后形成平整压实面,因此这道工序不宜用重型压路机在高温下完成。

  3.1.2 碾压的一般原则

  a、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